郭岱君表示,日本有許多相當有智慧的軍事專家,深知不能對中國開戰,也清楚不能深入中國打仗。但是,當時日本最大的問題在於,日本軍人不聽參謀本部的,軍人不聽首相的,陸軍不聽海軍,海軍也不聽陸軍,因此在戰場上殺紅了眼,就自顧自的打下去,這是日本當時制度的問題,二戰後日本亦深入檢討此一制度。
根據《民國二十六年度國防作戰計畫》,「一旦戰爭爆發,海軍立即『協助陸軍』,以消滅在長江內艦隊,並保衛沿岸要塞」。陳誠更是認為,日本如在華北得手,必將利用其快速部隊,沿平漢路南犯,直趨武漢,若武漢失守,中國戰場則斷為二,對中國大不利,不如擴大淞滬戰事,誘敵至武漢作戰,以達成民國25年預定之戰略。
郭岱君指出,1937年的淞滬戰役第一波打的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,不僅打得好,一方面把全國的民心都打起來,歷經了五次徵兵,使得全國各地的地方部隊也都來幫忙,另方面,也把全世界的焦點打出來,注意到中國。
打了90天的淞滬會戰,讓上海成了血肉磨坊,中國軍隊死傷30萬人,日本調來了9個師團、2個旅團、28萬人,華北只剩7個師團,日本的重兵已移至華東。
「淞滬會戰最大的影響在於改變了日軍的作戰軸線。」郭岱君表示,淞滬會戰也使得日軍陷入兩難,究竟是要沿長江向西仰攻,還是要把部隊拉回華北,從北向南打?
日本東京參謀本部的想法是不願擴大戰場,認為作戰地區應是在上海附近,蘇州、嘉興一線以東地區,中止日軍向南京追擊,並禁止日軍越過嘉興、蘇州一線。但沒想到戰場上的軍人殺紅了眼,違背東京參謀本部命令,一路殺到南京。因而有南京保衛戰,進而有南京大屠殺,南京大屠殺則是徹底激怒了中國軍民。
日本的華北及華中兩支軍隊都不理會參謀本部的命令。華北軍急著要過黃河,打徐州,參謀本部不同意,下令「不得越過黃河之線作戰」,但華北拒絕受命。在南京方面的華中軍也急著爭功,大本營想把他們拉回華北,華中軍則嚷著要到長江以北,從揚州北上、攻占臨沂、拿下徐州,被參謀本部拒絕,堅持不擴大戰局。
由於兩支在中國的部隊態度強硬,和東京中央相持不下,參謀本部拒絕所請,堅持不擴大戰局,卻也無力阻擋,最後只好睜一眼閉一眼,任由日軍往中國內部推進。
郭岱君說,三件大事讓日軍翻盤的最後希望落空,完全落入蔣介石的戰略布局中。第一,1938年的台兒莊大捷,使得日軍的華東、華北戰場會師不得不北移,只能沿隴海路向西發展,而且增加黃河阻滯日華北派譴軍南下的障礙。第二,日軍原想在徐州向中國主力大戰一場,因為當日本攻陷徐州時,中國軍隊已全數撤走,並從容部署武漢會戰。第三,中國軍隊炸開黃河南岸的渡口,以水作兵,決堤造成黃河、淮河氾濫,使日本陷入洪泛之中,迫使日軍改變前進軸線。
1938年,日軍孤注一擲,重兵攻武漢,將陸軍90%以上兵力放到中國,僅留兩個衛戍兵團防守東京。日本認為拿下武漢,中國將有90%的國防工業、80%關稅鹽稅、60%糧食生產都落入日軍手中,中國最後的抵抗力量勢將瓦解。
但國民軍的戰略則是,「保武漢而不戰於武漢」,借助地形地障,沿著長江兩岸的省份,安徽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線延數百里,層層佈置,讓日軍必須一個山頭、一個山頭打,一個城鎮、一個城鎮推進,最後當日軍第11軍歷經六個月的戰爭,攻入武漢時,武漢已是空城。根據日軍統計,死傷14萬人,10萬人染病、疾病而死就有2萬人。國軍則是傷亡近40萬人。
郭岱君指出,從七七事變到武漢淪陷,國民政府退到重慶,戰略就是不投降,40萬日軍投入中國,陷在長江沿岸長達2000公里的作戰線上。蔣介石花了13個月部署的抗戰大戰略,讓原本毫無把握的事,因為種種因素,包括日軍不聽參謀本部的訓令、華北軍與華東軍爭功冒進等,整個戰局的發展竟與蔣介石籌謀的大戰略竟大致相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