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7月7日發行
發行單位:長風基金會
國泰世華銀行忠孝分行
帳號:011-03-500839-1
戶名:財團法人長風文教基金會
抗戰85周年大揭密
原來當年發動對日戰爭的是蔣介石
為什麼日本一步步掉入泥淖中?

抗戰85周年前夕,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郭岱君教授在演講時表示,八年抗日戰爭是近代史重要的轉捩點,不僅改變中、日兩個民族的命運,也重組了世界政治版圖。她說,擁有攻勢優勢的日本,在侵華歷史中贏得不少的戰鬥或戰役,卻一步步落入中國戰略泥淖中,從侵華、深入中國內陸到偷襲珍珠港,日本為什麼做出這些愚蠢的決策呢?最後輸了二次世界大戰。

 

郭岱君表示,研究歷史,不是為了過去,而是為了今天及未來。歷史展現出一個民族或國家成敗興衰的種種因果,無知、誤判、貪欲、犯錯、輕看對手等因素都可能導致戰爭。

 

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郭岱君教授根據台灣、中國大陸、日本、美國等跨國研究團隊的最新發現,出版了《重探抗戰史》卷二,揭露八年抗戰過去不爲人知的內幕,更應長風基金會、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、台灣玉山科技協會之邀,以「重探抗戰史:戰爭與我們的距離」為題發表演講,同時邀請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黃克武, 助研究員蘇聖雄二位學者專家與談。

 

郭岱君表示,2006年蔣介石的日記公開,讓抗戰史的研究有了新的史料,2013年起更有許多學術界的朋友開始認為是時候重新研究抗戰史了。

 

很多人對於抗日史有許多疑惑,包括中日大戰是如何打起來的?七七事變難道不能和平解決嗎?貧窮落後的中國究竟是如何贏得最後勝利?中日明明是在華北開打,為什麼最後卻是成為八一三淞滬大戰呢?三次長沙大會戰的真相如何?日本為何發起太平洋戰爭、為自己敲響喪鐘?日本為何始終未能攻進四川?中共如何在抗戰中做大?國民黨為何贏了抗戰卻輸了江山?疑惑很多,藉由彙整跨國研究團隊的最新發現一一為大家解惑。

中日大戰為什麼打起來?

其實日本根本不想打中國,蔣介石藉由七七事變發動對日戰爭

郭岱君指出,七七蘆溝橋事變本是偶發的意外,日本駐屯軍與張自忠已達成了停火協議,但在等待機會、希望趁機打破何梅協定的蔣介石則決定派四個師的中央軍北上,打算進駐保定,並下令「長江沿岸戒嚴,並開始部署淞滬地區防衛,準備開闢第二戰場。」蔣介石宣戰後,日本態度才轉趨強硬。

 

郭岱君說,對於日本而言,日本其實並不想在中國用兵,因為中國太弱了,根本不值得日本用兵,日本最初戰略是希望透過扶植偽政權、分化中國的方式,蠶食並弱化中國,因為日本知道主要的對手是美國及蘇聯,策動了九一八事變的日本陸軍中將石原莞爾更是認為,「決不可在支那用兵,否則將陷帝國於支離破碎之中、陷帝國於兩端之動蕩。」

 

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以後,日本佔領東北,由於中日國力懸殊、中國無力抗日,當時國民政府精英的口頭禪就是「這個仗怎麼打?」普遍悲觀地認為「中國不是日本對手,日可三日亡中國」、「中國軍隊有敗無勝、自在意中」。汪精衛也認為「戰既不能、不戰亦不能」,因為中國直到1937年都不是統一的國家,仍處於七零八落的情況,蔣介石更是苦思無良策,日記中更出現「當在思之、籌之」。

 

直到1933年,蔣介石想到了「持久戰」,其認為日本最大的假想敵在於美、俄,如果跟中國大規模作戰則是無的放矢、沒道理的,雖勝必敗,這是日本最大的弱點,因此中國唯一方法就跟日本打持久戰。「蔣先生看定日本是用不戰而屈中國之手段,所以抱定戰而不屈的對策」,「勝也罷,敗也罷,就是說不同它講和!拖死日本!」

 

於是,蔣介石開始籌謀持久戰。「以和日掩護外交,以交通掩護軍事,以實業掩護經濟。以教育掩護國防,韜光養晦乃為國家唯一自處之道乎!」

 

1935年,與日本簽了何梅協定,中國幾乎喪失華北地區主權以及禁絕一切抗日行動,當時蔣介石在日記裡寫到「感到悲憤欲絕,實無力舉筆覆電,…妻乃下淚,徹夜未寐」,因為「華北乃黨國存亡之所在」。

 

在籌謀持久戰的大戰略方面,郭岱君說,為了選擇抗戰的最後根據地,蔣介石在19331934年間跑遍西北、西南之地,當時曾考慮河南洛陽、新疆迪化(今烏魯木齊)等地,最後選定重慶和四川,原因主要有三點:第一,四川具有天險,易守難攻;二是四川有初步工業的基礎,足以發展民生經濟;三是川渝是魚米之鄉,腹地包括雲南和貴州的大西南。

 

大戰略抵定後,蔣介石親自督軍,藉剿共以掩飾安定西南,拿下川、滇、黔等地,並開始積極建設四川,這個情況也造成了日本的不安,認為這樣中國就有了復興的根據地,三年內都亡不了中國。蔣介石甚至在日記中提及,「現在,我可以負責告訴大家:我決不怕戰爭,不過,我要作有計畫、有準備的戰爭」,「我們和日本不戰則已,戰,則必勝!

 

1935年,德國顧問法肯豪森也向蔣介石提了一份「應付時局對策」建議書。在建議書中,有三大重點,包括第一,長期抗戰的決心、中途不能退縮,若領袖無此意志,則人民不肯出而抵抗。其次,在戰略上用兵,應守勢且在內線,中國主要威脅在東、北兩方,作戰部隊應集中於徐州、鄭州、武漢、南昌、南京區內。第三,應採持久消耗戰,以空間換取時間,等待國際情勢變化。

 淞滬大戰已打亂日本對華的戰略方向

 為什麼日本還傻到繼續打下去?

郭岱君表示,日本有許多相當有智慧的軍事專家,深知不能對中國開戰,也清楚不能深入中國打仗。但是,當時日本最大的問題在於,日本軍人不聽參謀本部的,軍人不聽首相的,陸軍不聽海軍,海軍也不聽陸軍,因此在戰場上殺紅了眼,就自顧自的打下去,這是日本當時制度的問題,二戰後日本亦深入檢討此一制度。

 

根據《民國二十六年度國防作戰計畫》,「一旦戰爭爆發,海軍立即『協助陸軍』,以消滅在長江內艦隊,並保衛沿岸要塞」。陳誠更是認為,日本如在華北得手,必將利用其快速部隊,沿平漢路南犯,直趨武漢,若武漢失守,中國戰場則斷為二,對中國大不利,不如擴大淞滬戰事,誘敵至武漢作戰,以達成民國25年預定之戰略。

 

郭岱君指出,1937年的淞滬戰役第一波打的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,不僅打得好,一方面把全國的民心都打起來,歷經了五次徵兵,使得全國各地的地方部隊也都來幫忙,另方面,也把全世界的焦點打出來,注意到中國。

 

打了90天的淞滬會戰,讓上海成了血肉磨坊,中國軍隊死傷30萬人,日本調來了9個師團、2個旅團、28萬人,華北只剩7個師團,日本的重兵已移至華東。

 

「淞滬會戰最大的影響在於改變了日軍的作戰軸線。」郭岱君表示,淞滬會戰也使得日軍陷入兩難,究竟是要沿長江向西仰攻,還是要把部隊拉回華北,從北向南打?

 

日本東京參謀本部的想法是不願擴大戰場,認為作戰地區應是在上海附近,蘇州、嘉興一線以東地區,中止日軍向南京追擊,並禁止日軍越過嘉興、蘇州一線。但沒想到戰場上的軍人殺紅了眼,違背東京參謀本部命令,一路殺到南京。因而有南京保衛戰,進而有南京大屠殺,南京大屠殺則是徹底激怒了中國軍民。

 

日本的華北及華中兩支軍隊都不理會參謀本部的命令。華北軍急著要過黃河,打徐州,參謀本部不同意,下令「不得越過黃河之線作戰」,但華北拒絕受命。在南京方面的華中軍也急著爭功,大本營想把他們拉回華北,華中軍則嚷著要到長江以北,從揚州北上、攻占臨沂、拿下徐州,被參謀本部拒絕,堅持不擴大戰局。

 

由於兩支在中國的部隊態度強硬,和東京中央相持不下,參謀本部拒絕所請,堅持不擴大戰局,卻也無力阻擋,最後只好睜一眼閉一眼,任由日軍往中國內部推進。

 

郭岱君說,三件大事讓日軍翻盤的最後希望落空,完全落入蔣介石的戰略布局中。第一,1938年的台兒莊大捷,使得日軍的華東、華北戰場會師不得不北移,只能沿隴海路向西發展,而且增加黃河阻滯日華北派譴軍南下的障礙。第二,日軍原想在徐州向中國主力大戰一場,因為當日本攻陷徐州時,中國軍隊已全數撤走,並從容部署武漢會戰。第三,中國軍隊炸開黃河南岸的渡口,以水作兵,決堤造成黃河、淮河氾濫,使日本陷入洪泛之中,迫使日軍改變前進軸線。

 

1938年,日軍孤注一擲,重兵攻武漢,將陸軍90%以上兵力放到中國,僅留兩個衛戍兵團防守東京。日本認為拿下武漢,中國將有90%的國防工業、80%關稅鹽稅、60%糧食生產都落入日軍手中,中國最後的抵抗力量勢將瓦解。

 

但國民軍的戰略則是,「保武漢而不戰於武漢」,借助地形地障,沿著長江兩岸的省份,安徽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線延數百里,層層佈置,讓日軍必須一個山頭、一個山頭打,一個城鎮、一個城鎮推進,最後當日軍第11軍歷經六個月的戰爭,攻入武漢時,武漢已是空城。根據日軍統計,死傷14萬人,10萬人染病、疾病而死就有2萬人。國軍則是傷亡近40萬人。

 

郭岱君指出,從七七事變到武漢淪陷,國民政府退到重慶,戰略就是不投降,40萬日軍投入中國,陷在長江沿岸長達2000公里的作戰線上。蔣介石花了13個月部署的抗戰大戰略,讓原本毫無把握的事,因為種種因素,包括日軍不聽參謀本部的訓令、華北軍與華東軍爭功冒進等,整個戰局的發展竟與蔣介石籌謀的大戰略竟大致相符。

 日本已落入中國的戰略泥淖中

 為什麼日本還是發動太平洋戰爭、偷襲珍珠港?

郭岱君說,1939年,中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,中日雙方也調整了戰略。日本佔領武漢後,即使是日軍最激進的軍官也明白,這是日軍作戰的極限,想在軍事上打擊中國已不可能,採取戰略與政略相持並進。戰略部份從「速戰」改為「相持」,政略上則是積極推動對中國的誘降與和議。國民軍則是以戰為守,政治重於軍事、游擊戰重於正規戰、精神重於物資、宣傳重於作戰、訓練重於作戰,以守住洛陽、襄陽、衡陽的三陽防線,並保衛四川為目標。

 

重慶和東京之間的中日和談,一直沒有停過。郭岱君說,當時中方主和的人很多,包括胡適、汪精衛、孔祥熙等人,而蔣介石認為可以與日本和議,但要求日本退出1937年七七事變前的狀況,也就是日軍要退出華中、華北,至於東北以後再說;但日本認為華北戰略地位很重要,堅持不願退出華北,因此雙方未達成協議。

 

同時,國際情勢發生巨變,19399月,德國入侵波蘭,英、法、大英國協向德宣戰,歐戰爆發。1940年德國席捲西歐,6月法國投降,英國岌岌可危。日本認為機會來了,希望趁英法荷無暇東顧,並希望趁美國仍採孤立主義時,儘速拿下南洋,獲取東南亞天然資源。

 

1939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,佔領海南島、南沙群島,透過兩手策略,一方面跟駐美大使和談,另方面亦積極規劃南下。1941年初,日本就通過《對支長期作戰指導要綱》,儘快結束中國戰事,準備南進,同年3月,美國通過《租借法案》,日美開始談判,然由於美國堅持赫爾原則,要求日本不干涉他國內政、退出中國,遭日拒絕後,日美談判破裂,美國對日實施經濟制裁,全面石油禁運。

  

日本海軍評估認為,由於石油來源斷絕,日本僅能有兩年的儲藏量,因此只能南向找石油,但南進的第一關就是菲律賓及美國的珍珠港,根據日本總戰力研究所評估認為,帝國或可在戰爭初期贏幾場勝仗,但很快會陷入持久戰,帝國將耗盡資源終嘗敗局。大日本帝國元帥永野修身在跟日本天皇報告時指出,「日本石油及其他重要物資正不斷走向枯竭,國家終究擺脫不了動彈不得的窘境」,美國若想速戰速決,日本可以一戰,但卻無法打持久戰。

 

郭岱君認為,永野賭一把日本國運的意思很明顯,因為「不戰,日本必敗;戰,或許還有一線生機。」

  

1941128日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,同時南方軍、飛行團、海軍第 23 艦隊(11個師團、40萬人)也攻擊了泰國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、關島、香港,太平洋戰爭爆發!

  

郭岱君表示,太平洋戰爭爆發後,也就是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時間點,可以說是中國抗戰與國際情勢的連動,第三次長沙會戰大捷也可以說是真正的大捷。

 

太平洋戰爭剛爆發,日軍在南洋勢如破竹,歐美一片低迷,長沙會戰捷報傳出時,不是只有舉國歡騰,更是舉世歡騰。2個月後,美國通過租借法案,給中國5億美元貸款;英國也貸5千萬英鎊(平準基金)。

 

郭岱君說,常德會戰正值開羅會議期間,當時英國首相邱吉爾看不起中國,認為不應把中國列為四強之一。蔣介石參加開羅會議時,要國軍打場漂亮的仗,因此命令自己的嫡系子弟余程萬死守常城,與常城共存亡。結果第57師全都打光了,余率部逃出,最後僅剩83人。郭岱君說,常德之戰其實是場傑出的守城之戰,但蔣介石卻氣得要槍斃余,因為余程萬未與城共存亡而感到生氣。

  

至於二戰後期的台灣角色?郭岱君指出,台灣當時是日本殖民地,台灣兵都被日軍調去打仗,到最後美軍在太平洋已控制住,1945年準備反攻作戰,中國東北、華北、華東都被日本人控制,但四川、雲南、貴州還是國軍控制。美軍在東南亞的反攻很順利,1945年的B-29轟炸機問世,去日本東京轟炸。美軍反攻一條是從海上反攻,另一條是從中國反攻,以台灣為跳板。最後,美軍將領麥克阿瑟的意見占了上風,其所統帥的美軍,由菲律賓反攻北上,跳過台灣和中國,直接攻擊日本本土。

研究歷史是為了鑑往而知來

郭岱君在演講最後表示,研究歷史,不是為了過去,而是為了今天及未來。認識自己的歷史,在了解寬容中建立以台灣為主題的族群融合、經濟繁榮的社會。歷史展現出一個民族或國家成敗興衰的種種因果,無知、誤判、貪欲、犯錯、輕看對手等因素都可能導致戰爭。

 

從八年對日抗戰史中,可以看出領袖的指揮、決心和意志至為重要,只要確定主義及方向,中國大戰略正確,全國軍民犧牲奮鬥,方得到最後勝利!

 

郭岱君表示,中日戰爭是近代史最重要的轉捩點,但過去因史料缺乏、政治、黨派等因素而研究往往失之偏頗,西方學界也因在有限視角下對國民政府的偏見,忽略了其在太平洋戰爭中的角色。

 

《重探抗戰史》是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(Hoover Institution)與中國與亞太研究學會(CAPRS)合作的跨國研究項目,台、美、中、日四地學者,以國際視野、最新史料、多元角度,探討影響近代中國、台灣、日本、歐美深遠的中日戰爭。



於瀏覽器中檢視電子郵件
因為您與財團法人長風文教基金會的合作關係,所以收到這封電子郵件。請確認您同意繼續接收經由我們發送的電子郵件。 如果您不願意繼續接收到任何相關訊息,您可以在此取消訂閱
此訊息由 fairwindsfoundation.gmail.com@email.benchmarkapps.com 傳送給 a1230311@gmail.com
財團法人長風文教基金會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85號8樓 聯絡電話:02-27521700


取消訂閱所有的發送 取消訂閱 | 管理訂閱 | |


This is a Test Email only.
This message was sent for the sole purpose of testing a draft message.